WJ13-3-01 苦不堪言

忆言,04-16-2015

阿玉是一所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在她认识的同龄人当中,谁也没有她的成绩好,谁也没有她读过的书多。为此,她感到自豪,也感到寂寞,她时常对自己说:

继续阅读 WJ13-3-01 苦不堪言

WJ13-1-34 部长讲话

忆言,04-11-2015

网络上,一部名为《原总参副部长王立华关于毛泽东的震撼演讲》视频被许多网友转载。主讲人王立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简历中,王被称为思想政治

继续阅读 WJ13-1-34 部长讲话

WJ13-1-01:无奸不商

忆言,02-12-2015

商人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人已有归纳:无尖不商,意思是指不慷慨的人当不了商人。这句话以俗语形式在中国社会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直至今日。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无尖不商”却变成了与当初意思完全相反的“无奸不商”。一字之差,商人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继续阅读 WJ13-1-01:无奸不商

WJ13-2-01:解析《灯光》

忆言,03-31-2015

中国人最熟悉的艺术角色莫过于八路军。在电影里、小说中、舞台上,八路军的故事随处可见,连教科书也不例外。《灯光》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王愿坚执笔。作为一篇回忆录,可以这样写;但作为一篇入选教材的范文,这篇文章足可以被认作是渣文。

继续阅读 WJ13-2-01:解析《灯光》

WJ13-2-02:解析《故都的秋》

忆言,04-01-2015

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是一份深沉的情感,但常常被作者表现得很浮躁,《故乡的秋》就是一例。郁达夫1934年8月17日作《故乡的秋》于北京,以抒发对故乡的

继续阅读 WJ13-2-02:解析《故都的秋》

WJ13-6-08:教育管理

忆言,01-23-2015

审视一个国家的教育可以从两方面:一是国民素质,二是教育管理者的水平。当人们很难全面地对国民素质有所掌握,可以选择对其教育管理者进行研究。不

继续阅读 WJ13-6-08:教育管理

WJ13-6-06:新编教材

忆言,01-27-2015

人文类教材的编写需要特别谨慎。教材写白,学生以白为价值基准;教材写黑,学生以黑为价值基准。当一个民族的认识普遍出现偏差时,其祸源即可追溯到教材。鉴于当今中国教育现状和国民表现,中国学生使用的人文教材需要重新编写。

继续阅读 WJ13-6-06:新编教材

WJ13-6-02:教育现状

忆言,01-20-2015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涵石先生指出:“教育是把人变得更像一个人。前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后者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不同的教育产生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人。审视公民在社会的综合表现,便可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现状。

继续阅读 WJ13-6-02:教育现状

WJ13-4-06:我们的自由

忆言,04-25-2015

阿立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不自由的。他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阿立看来,只有那些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才是不自由的。然而,自从他赴美留学之后,阿玉体验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他的认识产生了影响。他不断问自己:什么才是我们的自由?

继续阅读 WJ13-4-06:我们的自由

WJ13-4-03:我们的家园

忆言,04-24-2015

北京或许是在过去70年里变化最大的城市。有一个少年曾经最爱坐在北京前门外的护城河边钓鱼,而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拥堵不堪的公路。同他一样,许

继续阅读 WJ13-4-03: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