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13-2-11:解析《垂钓》

浅墨,04-08-2015

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出现大批作家,余秋雨是其中之一。他曾出版过《霜冷长河》一书,《垂钓》一文出自此书。后来,此文经过他人修改,被编入教科书中。网上也有不少人赏析这篇文章。这篇文真的优秀吗?

首先,这篇文章没头没尾。此文的主题应该是垂钓,文章从第一段开始理应围绕垂钓二字来描写,任何与垂钓无关的句子都是多余。而此文开篇却在谈和妻子观海。观海和垂钓有何关系?显而易见,这是跑题了。也可以说首段没有提到垂钓视为没头。阅读此种文章,犹如云苫雾罩,不知所言。尾段部位,余以一句话结尾,显得过于匆忙,有话未说尽文章就戛然而止之感,也没有给全文一个总结,这视为没尾。 没头没尾是这篇优秀之作的最大缺陷。

其次,文章中间议论部分过于牵强附会。此文议论部分始于夫妻之间的对话。从第3到8段是在写俩个老人垂钓,转至第九段开始,突然间便冒出妻子的几句话来。除了太过突然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议论显得过于牵强附会。两位老人钓到鱼的大小和物质、精神有何种关系?除了是生拉硬扯,无非就是故意把没有关系的俩老人垂钓和物质、精神,勉强地说成有关系;把没有物质和精神意义的事物说成有物质和精神意义。

再其次,文章结构过于混乱。透过《垂钓》一文(原文见附件2),可见文中至少有6段皆是以一句话或是几句话构成一段的现象。作为一篇供学生学习的范 文来讲,此文在结构上显得凌乱而潦草。作为面向读者阅读的角度来讲,此文一句话是一段,象是在写现代诗而不是写文章,在表达上无法将文章内容说清,读者愈 加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如果将零散的一句话的段落或几句话的段落合并起来,文章结构就会显得整齐多了。

最后一点是,这篇文章有废话。此文第二段描写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与文章的主题没有连接关系,可以拿掉。在此段中,余还通过 “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等语句,将海参崴描写得过于恐怖。给人的感觉象是走进了一片墓地,而非去了一个好玩的地方。 这样的描绘令人怀疑,余真去过海参崴吗?此外,余也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中国的海参崴(海参崴在历史上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变成了“俄罗斯的海参崴”。

这篇文真的优秀吗?此文没头没尾,议论部分过于牵强附会,结构混乱,废话也不少。它不是一篇优秀之作。编入教科书的文章不是于余秋雨的原文,而是将原文一、二段合并在一起,并裁剪掉了一部分,但仍然没有扣在垂钓这一主题之上。原文和编入教科书的修改文都是一篇渣文。中国社会像《垂钓》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他们的文章或被编入教科书,或被出版成书。教师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那些名家的作品,让学生们远离渣文。

————————————————————————-

【附件1】修改

【附件2】原文:   垂钓,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魁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

黄涛,11-20-2014

《垂钓》是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写的一篇哲理散文。他在文中叙述了自己与妻子到海参崴旅游时的见闻:海边小角落里的两位垂钓老人。在两位老人的故事中,呈现出一些人生哲理与哲学思想。

两位老人形象特写,表现出物质与精神的对峙。在文中,胖老人对物质的需求少,容易满足,而瘦老人的欲望大,更注重精神需求。在垂钓的过程中,胖老人 先满载而归,而痩老人却两手空空。这两种形象对比,突出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性质:在人类社会中,注重物质需求的人容易满足,而得到精神享受的人会远离物 质。胖与痩是精神与物质矛盾的化身,体现出哲学思想:矛盾是对立的。

两位老人的垂钓结果,体现出喜剧与悲剧对比。在第九段中对两位老人的故事作了总结:“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 才是完整的人类。”在作者眼中,胖老人与瘦老人分别是世界上人类的分类标志,一种人类以成功收场,则一种人类以失败告终。而正因为有了这之间产生的矛盾, 或是激发出得谈判存在,人类世界才会完整,两者缺一不可。

两位老人,是人类社会多样化的写照。胖老人比较入世,能接受恶劣的环境,能分清能力所及的东西,相信适者生存。而瘦老人不屈服去残酷的现实,向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想要的,相信天道酬勤。这两位老人,除了是两种人的化身,还是两种国家、或两个世界的象征。

两位老人,是对手亦是朋友。在第十段中,作者说两位老人分不开,有了相互衬托,才能体现彼此的人生价值。两位老人是竞争对手,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作朋 友。虽然朋友与敌人在客观上是相互对立的,但此文肯定了他们在对立的基础上,又是相互共存在。这体现出哲学思想:矛盾是对立且统一的。

文中的两个普通小故事,突出了深刻哲学思想,成为被公认的不朽名篇。这篇名篇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文教育典范。而如今有人疑问:它是否真的合格入编教材?

作者的两位老人的形象对比很极端,总结不准确。首先,以胖瘦来形容物质与精神,追求物质的人是肥胖的,追求精神的人是瘦弱的,叙述两位老人的暗自争 斗,突显物质与精神对立是作者个人猜想。其次,胖老人被定义为喜剧美,而瘦老人是悲剧美,但事实却恰好相反。胖老人的知足常乐会使他的人生价值停滞不前, 而瘦老人坚持追求的精神才会走上更高的人生阶梯,执着于追求才是美,而并非满足于现状的生活状态。事实上,任何人都离不开物质,这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在有 了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这才符合正道。

文章的思想延伸俗套,跟随着错误的哲学理论。首先,作者通过叙述胖老人,描述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与瘦老人是空想主义。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几乎所有人 都向往胖老人所代表的那种生活,比如那些贪官,而少有人意识到不世俗才是真正的美,敢于追求并不是空想主义。其次,作者把敌人与朋友混为一谈,认为是对立 统一的。如果敌友不分,将会失去判断准则,反而会出现更多新矛盾。事实上,朋友才是帮助自己进步的人,敌人的打击根本算不上激励,仇视朋友或友好敌人都是 种变态心理。因此,此文的思想倡导脱离了一个正常人的发展正道,且宣传了马克思的错误哲学理论。

如此看来,这篇文章没有正确且深刻的思想价值,不合格入编语文教材。学生学习此文后,只会喜于安于现状,恐惧追求高远的前途只会两手空空,认为还不如图点小利满载而归。这篇课文带领学生误入歧途,迷失正确的价值观。

这篇文章教人树立错误的价值观,算不上哲理散文,而是一篇典型的渣文。这类渣文通常黑白不分,其思想空洞,价值贫乏,语文教材中类似的渣文还有很多,他们毁人不倦。除非有一天,这种不切实际的价值概念彻底被推翻。

1 comment to WJ13-2-11:解析《垂钓》

  • 忆言

    原文《垂钓》的问题有两个:
    1. 文不对题 出题是垂钓,第一段完全写海,和钓鱼没有关系;后面段落事实上是在写两个老人,而不是钓鱼,因此属于文不对题。
    2. 主题模糊 全文读完,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是两面性,还是价值,还是朋友。尾段更令人糊涂,这件事对作者有何影响,就被称为恒久的雕塑和心中的海参崴?
    另外,这篇文章用了很多像是、好似,仿佛之类词语。两个老人之间的特点和关系都不是作者亲眼观察的,而是脑子里想象的,最后又根据这些想象再发挥想象,所以严格中,文章没什么内容。所以,建议作者不要针对他的观点,再进行推测和评价,很容易失准。就文字论文字比较好。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