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6), 05-03-2014
我信奉做好人的信念,好人正直诚信善良。现实社会中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饱经了艰辛和磨难。
我最初的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
坚守人性好的信念,在权势泛滥面前却令人无奈做好人。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 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辛。修梯田又苦又累,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由于体力消耗过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 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能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 走后门送礼的。那年代,善良遭算计,好人被暗伤。
好人宁愿受伤也要坚守信念。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跟着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呢?为了探索,八二年我 考入了鞍钢电大,后又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 (在职不在编),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我认为体面的工作可以舍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这形成了我的性格倔强。
与权势不妥协的性格是我坚守信念的硬伤。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 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公室。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 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 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好人”具备人类的优秀品质,如果不被社会所认可,伤害更大的是社会公理。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权势就会横行;在权势面前不低头,最可能的结果是撞 一头包!我的悲剧可以容忍,社会的信念流失也可以容忍吗?好人的品行丢失了,我们还有什么可丢失的?社会的黑暗丑陋让“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一种遥不 可及的愿望,这就是欺辱善良,欺辱善良就是纵恶,对此我们没理由麻木和容忍。
网络图片:在文革中的彭德怀,薄一波
我一生坚守信念,却屡遭不幸伤痕累累,悲剧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信念流失。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汉代司马迁一生刚正不阿,直抒己见触痛 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彭德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从古至今,好人难有好报的 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社会悲剧的根源在于社会价值体系被统治者随意涂抹,颠倒善恶。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信念 缺失。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人类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 注】
六〇年挨饿①:
指中国大陆地区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十年动乱”文革②:
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知青下乡③:
……1968 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 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 配到农村去。
修梯田④: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修梯田为当时全国主要的农村基本建设。
粗粮⑤:指粗加工的高粱米和玉米面食品和见不到油星的白菜汤,也是笔者所在地当时知青的主要食品。
——————————————————————————————————–
修改稿(5), 04-20-2014
我信奉做好人的信念,好人善良正直诚信。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最初的信念来自于父母。我童年经历了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
人性好与权势泛滥矛盾时,做好人很无奈。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好人只有暗伤。
好人宁愿受伤也要坚守信念。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跟着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呢?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不在编),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我认为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这形成了我的性格倔强。
与权势不妥协的性格是我坚守信念的硬伤。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公室。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好人”具备人类的优秀品质,如果不被社会所认可,伤害更大的是公理。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权势才能横行;在权势面前不低头,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撞一头包!我的悲催可以忍耐,信念的流失也可以容忍吗?好人的品行丢失了,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坚守?社会的黑暗丑陋只会让“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
网络图片:在文革中的彭德怀,薄一波
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屡遭不幸伤痕累累,悲剧的根源是社会的信念缺失。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汉代司马迁一生刚正不阿,直抒己见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彭德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从古至今,好人难有好报,其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的悲剧就在于社会价值体系被统治者随意涂抹,颠倒善恶。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折射出社会信念流失。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
修改稿(4), 01-16-2014
我信奉做好人的信念,好人善良正直诚信。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我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 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 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
社会环境黑暗时,做好人吃亏。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 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 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 送礼的。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所以黯淡无光,“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被深埋在人们的心底。
坚守信念还会有放弃。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跟着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 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却不在编 制),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许多人劝我要忍耐,在权势面前低头,可我觉得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 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公室。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 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 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 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社会环境却涂抹出我人生的悲剧色彩,而我的悲剧只不过是千万个悲剧之一。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彭德 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汉代司马迁一生刚正不阿,直抒己见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 遭宫刑。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反映出某些社会现象。从古至今,好人难有好报的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的悲剧就在于社会价 值体系被统治者呼来唤去,随意涂抹。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其价值体系里缺少了善良、正直和诚信。
——————————————————————————————————–
修改稿(3), 《我的信念》,01-02-2014,初选二等奖
好人具有某些优秀品质比如善良、正直、诚信等等,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坚守信念就要有忍耐、舍弃甚至牺牲,在一个缺失公平、正义和真理的社会环境中,做好人的信念被淡化甚至扭曲,生活有太多的烦恼与痛苦都会与信念发生碰撞。支撑信念不被齑粉的是天理人心,所以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尽管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我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因为我相信善良是人性中的亮点,世界需要光明。
社会环境黑暗时,做好人吃亏。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会被认可,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所以黯淡无光,“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被深埋在人们的心底。虽然有时人性可以被扭曲,但世上的善良不容被欺侮。
坚守信念还会有放弃。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随大流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却不在编制),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许多人劝我要忍耐,在权势面前低头,可我觉得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好人就应该正直,不能对社会现实黑暗麻木和容忍,世上有天理,好人不妥协。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我的信念可能微不足道,但人类的优秀品质却需要传承,社会环境的公平、正义和真理需要弘扬,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信念。
我坚信这个世界需要好人,天意不可违,坚守信念就不能屈从社会环境腐败丑陋的压力。只有在不洁净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信念才平添了我的人生悲凉。事实上古往今来悲剧屡屡发生,古有司马迁遭腐刑,今有彭大将军死于非命,都是源于坚守信念。人生有信念才有价值,社会存在价值体系才有善恶标准,信念决定你得道或成魔,社会价值体系影响社会环境向善或者纵恶。我的悲剧折射出社会悲剧。我不相信鲁迅说的:“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比悲剧更悲催的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藏起来不给人看!假如这个社会虚假遍地、黑白颠倒,我宁愿做一个懦夫或愚氓,喜欢丑女,偕众生共舞。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
修改稿(2),12-22-2013
好人具有某些优秀品质比如善良、正直、诚信、勤劳、勇敢、宽容、谦恭等等,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坚守信念。在一个缺失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有太多的烦恼与痛苦都会与信念发生碰撞,我们必须学会忍耐、舍弃甚至牺牲才能坚守信念。信念存在于内心而不是贴在脑门的标签,做一个好人,是我一生坚守的信念。
我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需要好人。
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做好人吃亏。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会被认可,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使我既愤慨又无奈。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魔力让这个社会不良风气盛行?
坚守信念还会有放弃。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随大流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却不在编制) ,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许多人劝我要忍耐,在权势面前低头,可我觉得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我相信世上有天理,善行不救恶,对社会现实黑暗丑陋的麻木和容忍就是对善良的欺侮,是纵恶,好人绝不妥协。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我的信念可能微不足道,但人类的优秀品质却需要传承,社会环境的公平、正义和真理需要弘扬,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信念。
由于坚守信念,我的一生事业不成功。决定人们得道或成魔的是信念,影响社会向善或者纵恶的是社会价值体系。我们常在歌里听到“好人一生平安”,那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事实上古往今来悲剧却屡屡发生,因为坚守信念,古有司马迁遭腐刑,今有彭大将军死于非命。我坚信做个好人没有错,公平、正义和真理不会永远埋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我不相信鲁迅说的:“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比悲剧更悲催的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藏起来不给人看!假如这个世界虚假遍地、黑白颠倒,我宁愿做一个懦夫或愚氓,喜欢丑女,偕众生共舞。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修改稿(1)
好人具有某些优秀品质比如善良、正直、真诚、勤劳、勇敢、宽容、信任、谦恭等等,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坚守信念。在一个缺失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有太多的烦恼与痛苦都会与信念发生碰撞,我们必须学会忍耐、舍弃甚至牺牲才能坚守信念。信念存在于内心而不是贴在脑门的标签,做一个好人,是我一生坚守的信念。 我
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十年动乱”文革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需要好人。 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做好人吃亏,坚守信念要学会忍耐。
七五年知青下乡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会被认可,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使我既愤慨又无奈,虽然动摇了我的信念,但我也学会了忍耐。
坚守信念不仅要忍耐还就会有放弃。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随大流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成为企业“在编干部” ,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许多人劝我要忍耐,在权势面前低头,可我觉得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我觉得对现实黑暗丑陋的容忍和麻木就是对善良的欺侮,是纵恶,好人绝不妥协。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我的信念可能微不足道,但人类的优秀品质却需要传承,社会环境的公平、正义和真理需要弘扬,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信念。
因为坚守信念,我的一生事业不成功。决定人们得道或成魔的是信念,影响社会向善或者纵恶的是社会价值体系。我坚信做个好人没有错,公平正义不会永远埋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我不相信鲁迅说的:“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比悲剧更悲催的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藏起来不给人看!假如这个世界虚假遍地、黑白颠倒,我宁愿做一个懦夫或愚氓,喜欢丑女,偕众生共舞。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坚守信念
我信奉做好人的信念,好人善良正直诚信。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最初的信念来自于父母。我童年经历了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 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
人性好与权势泛滥矛盾时,做好人很无奈。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 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好人只有暗伤。
好人宁愿受伤也要坚守信念。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跟着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呢?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 干”(在职不在编),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我认为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这形成了我的性格倔强。
与权势不妥协的性格是我坚守信念的硬伤。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 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公室。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 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 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好人”具备人类的优秀品质,如果不被社会所认可,伤害更大的是公理。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权势才能横行;在权势面前不低头,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撞一头包!我的悲催可以忍耐,信念的流失也可以容忍吗?好人的品行丢失了,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坚守?社会的黑暗丑陋只会让“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 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
网络图片:在文革中的彭德怀,薄一波
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屡遭不幸伤痕累累,悲剧的根源是社会的信念缺失。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汉代司马迁一生刚正不阿, 直抒己见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彭德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从古至今,好人难有好报,其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的悲剧就在于社会价值体系被统治者随意涂抹,颠倒善恶。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折射出社会信念流失。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
此前,我们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
在最后评选之前,给这篇文章润色(恰当使用修辞或装饰)
根据落青建议修改稿(5)
坚守信念
我信奉做好人的信念,好人善良正直诚信。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因为我生活在一个信念流失的年代。
我的童年生活经历了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
社会环境黑暗时,做好人吃亏。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
坚守信念还会有放弃。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跟着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却不在编 制),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 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公室。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好人”是人类的优秀品质,却不被我们的社会所共识。社会环境缺失了公平正义,权势才能横行。在权势面前不低头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撞一头包!我的悲催可以忍耐,信念的流失还可以容忍吗?好人的品行丢失了,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丢失的?是社会的黑暗丑陋让“好人一生平安”的歌声变成一种遥不可及的愿望,深埋在人们的心底。生命诚可贵,生若苟活,死又何妨?我期待死亡,更期待带着黑暗丑陋一并死亡。
网络图片:在文革中的彭德怀,薄一波
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社会环境却涂抹出我人生的悲剧色彩,社会的悲剧则是信念的流失。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彭德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汉代司马迁一生刚正不阿,直抒己见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从古至今,好人难有好报的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的悲剧就在于社会价值体系被统治者呼来唤去,随意涂抹。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只是信念流失的一个注脚。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其价值体系里缺少了善良、正直和诚信。
首段尾句修改:“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因为我生活在一个信念流失的年代”。连接意象修改第二段首句:“我的童年生活经历了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艰难岁月,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
–
《当代文集 2013》 审核修改建议(3)
1,参考落青,《当代文集 2013》 审核修改建议(结构)
一:首段的过渡显得生硬,建议用连词链接语句前后。
2,标题好像是《坚守信念》
.
最后确定的标题,好像是:《坚守信念》
对否?
《当代文集 2013》 审核修改建议(结构)
一:首段的过渡显得生硬,建议用连词链接语句前后。
二:主体,建议分为2小部分。1、陈述作者的经历(叙事);2、揭示自身信念与社会的矛盾(议论)。这样的结构一目了然,且不易混淆。
可以,已经修改了。
首段第二句修改:“一时行善容易,一世做好人难。”
第三自然段第二句修改为:“……,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早日抽调回城。”
第四自然段第二句的“随大流”改为“跟着”。
第五自然段第二句的“经理办”改为“经理办公室”。
当否?
或者:”从善容易,做好人难。“
我答非所问了,对不起!
也不对。形式陈述句好比一个低调的人,你见不到他不会喜形于色。而真实陈述句却不然,他是一个外放性的人,你不用说,他也会给你主动表白的。
“性”改:型
那就改为“为善容易,做好人难。”当否?
谢谢老师和常一,俺会再思索修改。
从老师和子姜朋友的文字对比中,我愈加感觉到“整洁”二字的重要。我为什么用“整洁”这两个字呢?因为我是从绘画中体会到的。一个好绘画作品,其画面定是要干净的。所谓干净,就是画面处理的不碎,不花。还有,文集里那段舞蹈,给人的感觉也应该是干净的。再者,那些古代经典无不是用笔洗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我想,文集的主旨是:要写些格式规范,寓意深刻,求真求新的文字。虽不敢说非要千古绝唱,那也要尽可能的让人读后有所思。
愿子姜朋友开悟!
凡“干净”均改:“整洁”
另外,引用司马迁受宫刑的那个例子,句子组织好像不妥。因为,司马迁受宫刑是因李陵的事件所致,而句子有种错觉,好像是因写《史记》所致。
首段和尾端的修改:
好人具有某些优秀品质比如善良、正直、诚信等等,做个好人并不难,难的是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坚守信念就要有忍耐、舍弃甚至牺牲,在一个缺失公平、正义和真理的社会环境中,做好人的信念被淡化甚至扭曲,生活有太多的烦恼与痛苦都会与信念发生碰撞。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
……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信念。
人生有信念才有价值,信念决定你修行得道或成魔;社会存在价值体系才有善恶标准,社会价值体系影响社会环境向善或者纵恶。当坚守信念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冲突时往往产生悲剧,古有司马迁坚守信念著《史记》,直言史实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今有彭德怀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如果社会价值体系被统治者呼来唤去,受伤害就在所难免,这就是社会悲剧。悲剧发生在阴霾的天空下,但阴霾遮不住永久的阳光,好在我们还有一颗渴盼真理的心:好人得人心,天理佑善良。
我坚信这个世界需要好人,坚守信念就不能屈从社会恶势力。尽管社会环境的腐败丑陋增添了我坚守信念的人生悲凉,但天理人心不可违。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折射出某些社会现象,悲剧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就悲剧的动因被掩藏。我不相信鲁迅说的:“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比悲剧更悲催的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藏起来不给人看!黑暗丑陋总是见不得阳光。假如这个社会虚假遍地、黑白颠倒,我宁愿做一个懦夫或愚氓,喜欢丑女,偕众生共舞。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人类的优秀品质。
1,这篇文章以叙述为主,议论点睛,所以不要在第一段中出现涉及真实主题的议论。
2,让你的故事说话。在文章主体部分,用平和的语气,准确的语言叙述你的故事,同样不要有涉及真实主题的议论。
3,在故事结束时,自然流畅地引出你的真实主题陈,比如:古往今来,好人难有好报,其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冲突。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她的价值缺少善良,正直,和诚信。
4,根据你的上文,建议如下,可参考(你可以继续修改完善)。
———————————————–
《坚守信念》
做好人是一种信念,好人善良正直和诚信。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却经历了艰辛和磨难。
我最初的做人信念来自于父母。在那个六〇年挨饿①、“十年动乱”文革②的 艰难岁月,父亲常说“头上三尺有神明”,母亲的做人宗旨是“人性(指人品)好”。“人性好”是值得信赖的,左邻右舍有困难会找你帮忙,比如双职工上白班可以把小孩子和家门钥匙托付给你,小时候我们家几乎成了托儿所。那时“人性好”便成为我约束自己和衡量别人的尺度,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需要好人。
七五年知青下乡③我怀着“做好人”的信念来到了农村。我希望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会被认可,早日抽调回城。刚到农村便被派去偏远的山村修梯田④,第一次体会到了艰苦。修梯田又苦又累,天亮就得干活,天不黑不回来,由于体力消耗太大每天不得不吃五顿饭,餐餐都是粗粮⑤, 根本谈不上营养。四十天下来回到家里,母亲的形容很精准:“脸瘦得像拳头”。然而,好人没好报,每年的回城名额最说明问题,能回城的大多是权势者的亲属或者托人走后门送礼的。我既愤慨又无奈。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什么魔力让这个社会不良风气盛行?
七九年知青全部返城,我带着做好人的信念进入工厂。这期间我有大量时间来审视我的信念和生存环境,为了探索,八二年我考入了鞍钢电大半工半读,后又参加了中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八四年文凭热,我有机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八七年由于不肯托人送礼而不能“转干”(在职却不在编制) ,便愤然转行,考入鞍钢建设公司。许多人劝我要忍耐,在权势面前低头,可我觉得体面的工作可以放弃,好人的品行不能丢。我相信世上有天理,善行不救恶,对社会现实黑暗丑陋的麻木和容忍就是对善良的欺侮,是纵恶,好人绝不妥协。
与权势的不妥协性格使我的信念遭到重创。来到建设公司我就对其人员素质做过一个调查,结合自己的论文《职业教育: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未投稿)写了一篇建议《职业教育:人才战略是建设公司的立足之本》,以平信的方式寄给建设公司经理办。随后建议被采纳,具体措施被实行,比如通过技能考试定工资、实施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学习以及把大兴职业教育定为公司的人才战略等,甚至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照搬建议的原话大谈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对于提交建议的我却不予理睬,只 是口头通知我到技校报到当老师。当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著作权的重要性,我也不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看到管理层的昏庸,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转干升迁等这一 系列反应,最终使我放弃了对公司的期望,更认清了我的信念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我一生坚守做好人的信念,可我的人生却是一个悲剧,而我的悲剧又只是千万个悲剧中的一个。古往今来,这样的不幸出现在社会的不同层面。彭德怀为共产党夺取政权立下汗马功劳,被毛泽东捧为“彭大将军”,只因坚持几句实话,又被毛迫害致死。汉代司马迁坚守信念,著《史记》,直言史实触痛了统治者利益而惨遭宫刑。一滴水折射出阳光,我的悲剧折射出某些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好人难有好报,其根源在于做好人的信念与社会主流价值的冲突。但愿我的悲剧不是源于我的信念,社会的悲剧不是源于她的价值体系里缺少善良,正直,和诚信。
1,这篇文章的形式主题(即谈论的话题)是:信念
2,这篇文章的(形式)主题陈述是什么?
3,主题,(形式)主题陈述,标题,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4,这篇文章的形式可以是:叙述+议论;或者是:叙述+议论+抒情。所以叙述一定要真实,清晰和准确。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议论,或抒情。
5,语句之间要连续.
6,没有议论,叙述部分相当于一个故事。但是有了议论,故事的含义加深,引起思考。怎样从故事引出议论,引出真实主题,需要平滑过度。在这篇文章中应该是:
个人的经历—》社会(过去和现在)—-》好人不会成功,善良难以得到回报,等等。
在上面的中间部分显得单薄,很难看出以小见大。
7,叙述+议论,和一般意义的议论文有很大区别。在议论文中,真实主题等同于形式主题;而在叙述+议论这类文章中,形式主题不同于真实主题,真实主题是通过议论引申出。这篇文章中,形式主题是信念,叙述是:a,关于你信念的来源,b,以及在生活工作中你如何坚持信念,c,历史上类似的事件等等。真实主题是告诉读者一个规律:在这个社会上,好人没有好报,等等。
原则:叙述部分要真实,准确;议论部分要出现的自然。
8,文章的声调。这类文章要用平和简洁的语言叙述,让事实说话,议论点睛。在平和中展示出稳健,深刻,厚重。
9,这篇文章的内容看似平常,但是反应了文化中的劣根和癌变。从平凡的事件展示出深刻的思想.
非常感谢私语的留言。俺理解的“深意”就是深化主题吧,俺回在进一步修改文章时多加考虑的。
欢迎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