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独裁
|
||
一党独裁 神秘的器官供体 新竹,04-28-2015 几年前,一名耶鲁毕业生张磊向学校捐款近900万美元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人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谴责张磊的做法是忘本。事实上,这种公众反映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捐赠文化的差异有着很大的关系。捐赠在美国社会非常普遍而常见,虽然张磊捐款数额巨大,但是在捐赠习以为常的美国社会,这样的巨额捐款并不稀奇。然而,相比之下,在中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中,捐款却只占有非常小的比例。通过张磊的故事凸显中美教育的不同,那么在美国教育中,有着怎样的捐赠文化? 继续阅读 WJ13-8-01 美国学校的捐赠文化 新竹,04-28-2015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几乎全部来自于政府。高等学校的学生不仅免交学费,还可以普遍获得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免费住宿,医疗等。至20世纪90年代,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大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其中,大学的慈善捐赠在西方国家,作为教育经费来源中重要的一部分,普遍而常见。然而,在中国社会却少的可怜。有学者分析,是由于经济的制约,有专家抱怨,是由于不完善的监管机制,大家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是否存在另一种解释?为什么中国大学很少得到捐赠? 继续阅读 WJ13-8-02 中国学校缺少捐赠 忆言,04-16-2015 阿玉是一所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在她认识的同龄人当中,谁也没有她的成绩好,谁也没有她读过的书多。为此,她感到自豪,也感到寂寞,她时常对自己说: 继续阅读 WJ13-3-01 苦不堪言 新竹,0417-2015 在老师,家长,同学眼中,阿琴是个勤奋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当人们向她投来羡慕与赞许的眼光时,阿琴却并不 继续阅读 WJ13-3-02 教师误导 忆言,04-11-2015 网络上,一部名为《原总参副部长王立华关于毛泽东的震撼演讲》视频被许多网友转载。主讲人王立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简历中,王被称为思想政治 继续阅读 WJ13-1-34 部长讲话 忆言,02-12-2015 商人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人已有归纳:无尖不商,意思是指不慷慨的人当不了商人。这句话以俗语形式在中国社会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直至今日。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无尖不商”却变成了与当初意思完全相反的“无奸不商”。一字之差,商人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继续阅读 WJ13-1-01:无奸不商 忆言,03-31-2015 中国人最熟悉的艺术角色莫过于八路军。在电影里、小说中、舞台上,八路军的故事随处可见,连教科书也不例外。《灯光》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王愿坚执笔。作为一篇回忆录,可以这样写;但作为一篇入选教材的范文,这篇文章足可以被认作是渣文。 继续阅读 WJ13-2-01:解析《灯光》 忆言,04-01-2015 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是一份深沉的情感,但常常被作者表现得很浮躁,《故乡的秋》就是一例。郁达夫1934年8月17日作《故乡的秋》于北京,以抒发对故乡的 继续阅读 WJ13-2-02:解析《故都的秋》 |
||
Copyright © 2023 当代文集 - All Rights Reserved 62 queries. 2.688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