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第八章
继续阅读 8-00 目录概要
|
||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中国是由诸多民族混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某种相对稳定并且代代相传的特征是影响其社会发展的深层因素,决定了其群体的宏观社会表象和历史演变的轨迹。中国社会表象是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集合,是一个或数个基因的函数,基因表象模型是一种透视中国的方法。 继续阅读 8-01 社会基因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中国有辽阔的土地,但缺少诚实的土壤,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缺少诚实守信的记录。许多人困惑:是缺乏诚实而导致欺骗和谎言,还是谎言和欺骗改变了中国人曾 继续阅读 8-02 口是心非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有个少年问其父:为什么牛顿没有出生在中国,父亲说:因为中国人太精明。百年来中国人自己也困惑:历史悠久而人口众多,历经三十的第二次洋务运动,经济蓬勃发展,生活改善,富商剧增,可还是拿不到诺贝尔奖。中国的人精明都用在了工于心计,多用在小地方,但缺少大智慧。 继续阅读 8-07 工于心计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家』这个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表示洞穴,下部表示猪。这个字的原意是有猪的洞穴就是家。在中国农村,猪是最普通的家畜。因为猪对饲料的要求很低,无论是甘草还是菜叶剩饭,或是糠皮清汤,猪都会满足。在北方农村有个青年靠养猪维持家里的生活。有一天这个少年他哀叹到:我们的习性何尝不是象猪一样。或许这个少年是在哀叹中国人的某种习性。有人说这是猪性,也有人说是奴性,还有人说是谦卑懦弱。 继续阅读 8-03 谦卑懦弱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又有成语: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但是在现实的中国,坚持正义的勇气,舍生取义的气节,和对弱者的同情已经十分罕见。中国社会象一个巨大的过虑器:正直的人被淘汰,坚持正义而直言的的人要以生命为代价,颠倒是非的人可以平步青云而升官发财。 继续阅读 8-04 颠倒是非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无论是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还是纽约世贸大厦即将坍塌的时刻,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不暇思索把生的权利和希望,首先留给儿童和妇女。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撞上冰山而沉没,全部船员遇难,生还者多为妇女和儿童。在危难的时刻船员比乘客更有条件逃生,但他们却把机会给了别人。而这样的事情可能不会发生在中国,至少现在没有。他们对同类的苦难麻木不仁。 继续阅读 8-05 麻木不任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贞观时代是唐帝国时期的黄金时代。唐太宗博大的胸怀,是文武群臣的贤良忠直。这些已经是遥远的过去。在同一片土地上,中国众多的人口,却没有宽广的胸怀。中国人如同发散的函数,永远不会收敛于团结。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他们不乏精明能干,作为整体的中国他们却是一盘精神的散沙。像容器里的气体分子,杂乱无章的运动抵消了他们所有的能量。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这是他们莫大的悲哀。 继续阅读 8-06 心胸狭小 |
||
Copyright © 2023 当代文集 - All Rights Reserved 62 queries. 2.017 seco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