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庚子赔款

选自《透视中国》,涵石,思宇,2009年10月21日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代表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悲恸欲绝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不久过世。条约第六款规定清政府赔偿共付各国战争赔偿四亿五千万两银,分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二百万两,这个赔款也称庚子赔款。

8月16日晚,基本上联军已经占领北京全城。俄国除了与联军进攻北京外,另外从南北两路派二十余万人进占中国东北。俄国志在用其他条约获得中国东北的领土。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有分割中国领土的想法。英美两国则以商业利益为重,希望保持中国门户开放,与领土完整。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额的赔款。各国要求中国赔款的理由包括:支付出兵战争费及利息,赔偿各国侨民,传教士,商人及企业损失,赔偿各国教会损失,赔偿中国教民损失。

5-07-01

网络图片:签署辛丑条约的是庆亲王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鸿章

代表中国方面签署辛丑条约的是庆亲王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鸿章,代表外国签署辛丑条约的是各国驻中国的大使。条约于1901年9月7日签署,共12款,外加19条附件。原文是以法文为准,协定的正式名称为: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英文如下:

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

5-07-02

网络图片:

条约规定议和大纲十二条,附件十九项,其中第六款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四亿五千万即当时中国总人口,以示每人一两),年息四厘在内,共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以中国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笔赔款被称为大赔款,此外还有十七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教士及教民协商议定地方赔款:约二千二百万两。俄国索取赔款最多,达一亿三千余万两,近全额的百分之三十。

美国退还近一半的庚子赔款,用于创办清华大学。在和约谈判期间,美国政府即从刚确立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出发,主张将赔款尽量限制在清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将赔款总数限制在2亿两。强调更多的优惠和行政改革要比大量的金钱赔偿更合乎需要。但由于各国反对,美国的建议始终没有被其他列强接受。美国的赔款额为2444万元

1906年3月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议桉,授权美国总统退还中国庚款1078万美元,本息合计共为2892万美元,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Untitled-1

网络图片:用美国退回的部分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 ,后改称清华大学

李鸿章曾经签过很多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等。李鸿章在签字辛丑条约后,大口地吐血,不久过世。李鸿章评论对自己: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煳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5-07-04

网络图片:签署条约的李鸿章

附件: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

第一款,中国派醇亲王载沣赴德国向德皇就德国大使被杀一事道歉。德国大使遇害处建碑纪念。
第二款,鼓励义和团的大臣遭受惩罚,反战大臣、反对利用义和团的大臣加以复职或受嘉奖。
第三款,中国派大臣赴日本就日本使馆官员被杀事道歉。
第四款,在动乱时期被损坏或污渎的外国坟墓由各国使馆重新恢复,中国为北京附近的每处坟墓付款一万两银,为外省的每处付五千两银。
第五款,中国禁止进口军火两年。
第六款,中国共付各国战争赔偿四亿五千万两银,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为四厘,由中国的关税和盐税来偿付。
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馆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
第八款,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间的炮台一律拆毁。
第九款,外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第十款,中国对将来一切抗外行为予以惩罚。
第十一款,中国改善水道,以改善对外贸易。
第十二款,中国设立外务部作为对外的政府部门。
附件一,光绪帝批准签署条约的圣旨。
附件二,光绪帝派醇亲王载沣赴德的旨意。
附件三,光绪帝命令为被杀德使建碑的旨意。
附件四,光绪帝命令惩办亲王载勋等皇亲的旨意。
附件五,光绪帝命令惩办启秀等大臣的旨意。
附件六,光绪帝命令加重上述惩罚的旨意。
附件七,光绪帝命令徐用仪等复职的旨意。
附件八,光绪帝命令在一些外国人被杀的县五年内不进行科举考试的旨意。
附件九,光绪帝命令那桐着赴日道歉的旨意。
附件十,被损外国坟墓单。
附件十一,光绪帝命令禁止进口军火的旨意。
附件十二,中国对各国承认战争赔偿的照会。
附件十三,同上。
附件十四,使馆区界线。
附件十五,光绪帝禁止抗外行动的旨意。
附件十六,同上。
附件十七,中国改善水路河道的计划。
附件十八,光绪帝设立黄浦河道局的旨意。
附件十九,中国对各国就设立外务部的照会。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